核醫學科創建于1993年,科室以PET/CT、ECT和腫瘤的核素內放射治療為主要特色,擁有一支訓練有素、有專業精神的高素質醫護人員隊伍。倚靠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強大的醫療、科研、教學力量,核醫學科從設備配置到技術應用上都實現了國內一流腫瘤中心的要求,是華南地區重要的核醫學科教研基地。
科室在2005年又引進了GE公司生產的大型功能分子影像設備Discovery ST16 PET/CT
系統(16排螺旋CT)。該設備是先進的16排螺旋CT和尖端的PET掃描儀設備功能的一體化集合,也是目前國內配置高端性能先進的PET/CT掃描儀。PET/CT在早期發現腫瘤病灶,良、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尋找原發灶及轉移癌,腫瘤療效評估,鑒別腫瘤復發和壞死以及放療生物靶區定位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是當今醫療設備中高端的影像產品。
科研上以臨床研究為主,基礎研究圍繞臨床進行。先后負責和參與國家、省部委等十余項各類科研課題的科研工作,現承擔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衛生部基金、廣州市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中山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等科研項目各一項。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山醫科大學科技二等獎?剖疫同時承擔研究生、本科生、?粕慕虒W和臨床實習及進修生課堂教學工作。
目前核醫學科共有醫、技、護人員二十人,正副高級教授2
...(查看科室全部簡介)
名,已成為核素診斷、治療和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科室,F已開展腫瘤、心臟和腦等疾病的PET/CT檢查和SPECT顯像診斷工作, 并開展利用PET/CT進行放療生物靶區勾畫的研究工作。
科室現承擔研究生、本科生、?粕慕虒W和臨床實習及進修生課堂教學工作,同時負責和參與國家、省部委等十余項各類科研課題的臨床科研。
1.200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自殺基因聯合125-I靶向治療鼻咽癌的實驗研究
2.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86Re標記BAC5單抗片斷治療鼻咽癌的實驗研究;
3.廣州市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核素內放療劑量計劃系統的研制
4.中山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腫瘤(難治性和復發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等)的核素導向治療研究
5.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基金:放射性碘治療乳腺癌的實驗研究
6.國家“十五”攻關項目:乳腺癌保乳手術的綜合治療研究
7.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SPECT/CT掃描的核素劑量精確計算及應用
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88Re-G9-PYM聯合治療食管癌的實驗研究
9.廣東省科委重點項目:鼻咽癌乏氧顯像的研究
10.2009年度國家繼續教育項目:“腫瘤核醫學新進展”研討班(授予Ⅰ類學分10分)
科研方向:
鼻咽癌免疫顯像及基因顯像和基因治療研究等,各種骨轉移瘤內放射治療,腫瘤前哨淋巴結的顯像研究,核素內放療劑量計劃系統的研究,腫瘤放射性粒子的植入治療和腫瘤(難治、復發性非何杰金淋巴瘤、肝癌、惡性膠質細胞瘤、類癌等)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療,F承擔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衛生部基金、廣州市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中山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等科研項目各一項。
獲獎情況: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山醫科大學科技二等獎。
(隱藏科室簡介)